原标题:依托税收大数据 为汽车制造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
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北仑区(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)税务局借助税收大数据,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,精准、及时地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“输血”“供氧”,主动融入地方“服务小组”一起帮助企业迅速走出“寒冬”,使吉利在宁波的156家供应商全面复工。
今年初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汽车制造行业受到了不小冲击。位于宁波北仑的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春晓工厂在疫情冲击下,逆风而上,不断创造着“吉利速度”。
吉利春晓工厂于2014年在宁波北仑落地,从这里下线的博瑞、博越等车型自上市以来就受到市场青睐,成为国产车中的佼佼者,去年一年,吉利春晓工厂销售收入达到123.28亿元。从2月初复工以来,吉利春晓工厂产能不断刷新,单月产量从2436辆逐步攀升,1月至11月,仅博瑞、博越两款车型累计产量达到89230辆,销售额达79.01亿元。
然而,吉利春晓工厂在复工之初,却遭遇了重重打击。当时上下游市场尚未完全恢复,企业复产不复销矛盾突出,发放员工工资、采购防疫物资和原材料等,使得企业流动资金面临较大压力。公司财务负责人段雪峰说:“税务部门在我们恢复产能过程中给予了重要支持!”
“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雪中送炭,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作用,帮助企业复工复产。”北仑区(开发区)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,“坚决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,优化纳税服务,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。”
据统计,1月至10月,吉利春晓基地享受各项税费减免2043.9万元。一揽子税收优惠的支持,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,为吉利汽车“添燃料”“加速度”。
除了汽车制造企业,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收获了减税降费政策红包。“通过加大研发投入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,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。减税降费红利为我们减轻了资金压力,今年1月至10月,公司共获得税费减免1256.3万元。我们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了新技术研发中,努力跻身行业龙头。”宁波万航实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孙丽君介绍说。此外,北仑区(开发区)税务局还依托税收大数据,为汽车制造行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30余个。(何睿)